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,福州边防支队福清边防大队卫生员、三级士官朱明海放弃新婚蜜月旅行,主动报名参加福建边防部队赴川医疗救援队。朱明海在警营素有“小华佗”之称,他勤学苦练,自学成才,此次赴川医疗救援期间,他充分利用自身特长,在巴蜀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。 医学知识解难题 作为一名卫生员,朱明海熟读《黄帝内经》和《本草纲目》等医学经典,在此次赴川救援工作中,他的医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前往三江乡的途中,他发现当地的山中盛产鱼腥草,鱼腥草香气独特,不仅可当蔬菜吃,而且有清热解毒、排痛消肿疗疮、利尿除湿、健胃消食等作用,对各种致病杆菌、球菌、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,能提高人体免疫、调节功能。于是,他立即指导战友和灾民将路边随处可见的鱼腥草拔来洗净当野菜吃,有效缓解决了灾区缺医少食的困难。 在战友们跋山涉水高强度行军期间,他又充分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现代营养学理论,提醒队友们如何节制饮水防止营养流失、如何自我按摩保持体力。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,总队医疗队成为第一支率先进入水磨镇、三江镇等“生命孤岛”重灾区的救援部队,及时给灾民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。 心理疏导抚创伤 在救援过程,朱明海常常看到幸存者空洞的眼神、恐惧的表情,还有撕心裂肺的痛苦,不由得让他阵阵揪心。他知道灾害的来临不过是十几秒钟的时间,可给人带来的灾难并没有随地震的停息而终止,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心理治疗,他们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精神分裂。 5月22日,朱明海和战友们结合灾区实际,组织23名失去亲人的老人、学生和儿童创造性地开展“精神互助家园”团体心理辅导活动,这些孤儿孤老重新组成三个完整的新家庭,让他们重获亲情和友情,从而重新树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。 5月23日,他再一次到铁军学校为74名青少年儿童进行团体心理危机干预,通过心理画、问题树等环节,应用冥想、鼓励等正面引导的方式帮助树立信心,释放孩子们压抑的情绪,让孩子们渐渐露出了笑脸。 大爱无疆献灾区 前往三江的途中,朱明海把食物给了灾区群众和队友,自己因营养缺乏不断抽筋。在冲下海拔1600米大山的陡坡时,突然发生余震,大腿抽筋的他被震下山崖,幸亏及时抓住一根树枝才死里逃生。朱明海不仅没有停下来休息,还忍着被扭伤的脚,冒着余震和泥水流等危险,不断加快脚步,成为第一批进入三江镇的救援部队。 5月17日,他第一个返回水磨镇后,不顾自己极度的疲劳,再次接受上级的指示,到附近寻找清洁水源。不幸的是,由于天气渐暗,朱明海冷不防被附近废墟中突然窜出的两条饿狗咬伤大腿。受伤后,朱明海仍然坚持完成寻找水源的任务。当他拖着受伤的腿一瘸一拐地回到营地时,才被战友们发现受伤了。此后,部局首长让他在成都安心治疗,他心系灾民,强烈要求返回抗震救灾前线,带伤开展医疗救援工作…… 除了自己直接赴川参加救援外,他还多次用手机进行短信捐款,并动员自己在家乡的亲人积极捐款支援灾区重建工作。5月23日,他在福建莆田老家的哥哥代表全家人捐款7000多元人民币,他的新婚妻子也按照他的要求,将支队送来的1000元慰问金也全部捐献给灾区。6月2日,返榕休整的朱明海再次向灾区捐出1000元的“特殊党费”。 本报通讯员 贺华锋 |